文化工作坊第九期:馆藏古文献之美

作者: 北京大学图书馆
2021-04-01


2019年5月17日下午,图书馆文化工作坊第九期活动——“馆藏古文献之美”在图书馆122室举办,来自医学部、艺术学院、法学院、中文系、政府管理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等多个院系的23名同学跟随古籍分馆的杨芬老师一起,走进馆藏古文献之美,并现场上手缝制了线装书。

在讲座环节,杨芬老师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历程出发,介绍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馆藏的发展情况,展示了方功惠“碧琳琅馆”、马廉、李盛铎、燕京大学馆藏等部分入藏古籍,从“壮观之美、抄本之美、刻本之美、写刻之美、活字本、由外而内的美”几大方面阐述和展示了馆藏古文献之美,并带领大家在古籍之美中体会到古人读书、藏书的乐趣,感悟古籍之美的当下价值,品味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维的智慧和气韵。

images/2/2021/04/h30M4xQCo637ff3L393osF96ELS3Zf.jpg

在手作线装书阶段,杨芬老师详细解读了线装书制作的八大步骤——“对折书叶、齐栏、压平、书芯订纸捻、打眼、上书皮(扎眼)、缝线、贴书签”,并现场指导大家的制作。看似简单的步骤,实际制作起来却需要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正如周嘉胄所言:“良工须具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古籍制作和修复一方面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内在心性的修炼。如果心能够安住当下的每一个过程,不急躁,不急于求成,而且怀有对古籍真正的热爱,便可用心呵护至宝,在修复中达到心性的清净明觉,进入艺术创造的体验。



images/2/2021/04/g3mAA8Um3DKLu0qdQ3OqANaRdg3a6l.jpg


    在杨芬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对馆藏古文献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通过亲手制作线装书,也体验了古书制作的乐趣。古籍就是有这样神奇的魅力,它是中华千年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的实证。它的美体现在装帧,在排版,在字体,也在其中展现出来的传统文化的气韵和智慧。

讲座结束后,很多同学表示获益匪浅,并纷纷与主讲老师交流、合影留念。



images/2/2021/04/QNhwibuhuWKKi2uUu07Fin0FU0E0IK.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