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放映及导演见面会 (2017.12.10)

作者: 北京大学图书馆
2021-04-07

2017年12月10日,北京大学图书馆协同北大我们文学社、北大外国语学院党委一起举办了一场电影讲座活动。图书馆电影艺术推广系列活动自去年举办以来,一直广受好评。本期活动邀请到了导演鹏飞,编剧、主演英泽,李洋教授及沙丹主任,一起探讨鹏飞导演的新电影《米花之味》。


 images/2/2021/04/RGejid2I2DAUi9MUszsqfSjABhGo6D.jpg

《米花之味》放映&交流活动海报


活动回顾:

《米花之味》是导演鹏飞的第二部作品,该片以云南留守儿童为题材,讲述了一个外出务工归来的妈妈与女儿重新建立起感情的故事。影片入围了2017年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竞赛单元。并获得第1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中国新生代单元最受欢迎影片奖。在这部影片里,导演组合出偶像级制作阵容,邀请到铃木庆一 、廖本榕、陈博文、杜笃之、王佳惠等电影行业的大师加盟。活动当天,很多同学慕名而来,整个多媒体教室可谓座无虚席。

在共同观看了影片之后,李洋教授主持了导演与嘉宾对谈以及嘉宾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在嘉宾对谈环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策展人沙丹向导演及编剧提问了几个问题,探讨了作品创作契机、演员选择、电影题目内涵、电影批判性不强的原因等问题。导演也借此机会向大家讲述了电影拍摄的幕后故事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导演在电影开拍前在云南寨子里呆了一年,通过自己的这段经历,他认识到自己不应该以更高的眼光去批判云南寨子里那种原生态的生活。在美丽的山里有一对美丽的母女,她们要面对一些现实的问题,如此而已。所以,电影并没有做的充满批判意味。对于“米花之味”这个题目,导演认为,米如孩子,如果不去陪伴、养育,味道就不对了。电影的用意也在此。

互动环节中,观众们积极踊跃的提问问题,与导演编剧交流。与主演讨论了表演中的情感表达的问题、与小演员磨合的故事;与导演探讨了电影配乐、电影中的空镜头、社工和妈妈的角色定位、个别地方的剪辑处理以及最后一场戏的象征意义等问题。还有的观众对影片提出了批判,批判了影片以变魔术的方式处理社会问题的态度,质疑电影唯美不纪实的风格是否是因为导演选择了一个情况较好的寨子。李洋教授对片中死亡问题的处理方式给予了肯定。还有的观众表达了自己对这部影片的喜爱,并赞扬了其中的细节。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观众参与热情高涨。活动的最后,组织者给每位参与互动的观众赠送了一本书作为礼物。许多举手但未得到提问机会的同学在活动结束后纷纷围着导演和女主继续提问。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images/2/2021/04/YYcuShMHHByw0UksKMXKW6BdSekUcu.png

《米花之味》放映&交流活动现场